滲透檢測的靈敏度會受到材料表面粗糙度的顯著影響。
原理層面的影響
滲透檢測是基于液體的毛細作用,讓含有色染料或熒光劑的滲透液滲入表面開口的缺陷中。當材料表面粗糙時,滲透液會在粗糙的表面紋理中形成不規則的積聚,而不是有效地滲入真正的缺陷。這就好比水在光滑的平面上能夠更好地匯聚到小孔中,而在粗糙的地面上會分散在坑洼之處。
對于較細的裂紋等缺陷,粗糙表面可能會掩蓋其開口,使得滲透液難以進入缺陷內部。例如,在一些經過粗加工的金屬表面,微觀的裂紋可能被表面的高低不平所遮擋,導致滲透液無法接觸到裂紋開口,從而降低了對這些缺陷的檢測靈敏度。
實際操作中的表現
預處理難度增加:粗糙表面在進行檢測前的預處理更加困難。為了獲得較好的檢測效果,需要更徹底地清理表面的油污、鐵銹等雜質,并且可能需要對表面進行打磨等處理,使表面粗糙度降低到合適的范圍。如果預處理不充分,滲透液在粗糙表面的附著和滲入就會受到干擾。
滲透液分布不均:在施加滲透液時,粗糙表面會導致滲透液分布不均勻。部分區域可能因為表面凸起而滲透液積聚過多,而在缺陷所在的凹陷或微小開口處卻沒有足夠的滲透液滲入。這樣在去除多余滲透液后,缺陷中的滲透液可能也被一并去除,或者由于滲透液不足而無法在顯像時形成明顯的痕跡。
顯像效果變差:表面粗糙度也會影響顯像劑的作用。顯像劑是為了將缺陷中的滲透液吸附出來形成可見痕跡,但在粗糙表面,顯像劑同樣難以均勻分布,并且可能無法有效地將缺陷中的滲透液吸附出來。例如,在有很多微小坑洼的表面,顯像劑可能會填滿這些坑洼,而不是與缺陷中的滲透液充分作用,使得缺陷顯示不清晰,降低了檢測靈敏度。
不同粗糙度等級的影響差異
一般來說,表面粗糙度值(Ra)越大,對滲透檢測靈敏度的影響越嚴重。對于非常光滑的表面(如經過精密研磨的表面,Ra 在 0.8μm 以下),滲透檢測能夠發揮較高的靈敏度,能夠檢測出寬度極小(如 0.01 - 0.05mm)的表面開口缺陷。
當表面粗糙度達到中等程度(如 Ra 在 3.2 - 6.3μm)時,檢測靈敏度會有所下降,一些細小的缺陷可能會被遺漏,需要更仔細地操作和觀察才能發現缺陷。
對于粗糙的加工表面(Ra 大于 12.5μm),如果不進行適當的處理,滲透檢測的靈敏度會大幅降低,可能只能檢測出較明顯的、尺寸較大的表面開口缺陷。